close

 

「全民國防」是政府多年來一直大力提倡的國防理念,尤其在民國85年臺海導彈危機之後,更普遍受到各界的重視,近幾年來全民國防四個字雖已深植人心,但是兩岸關係因受到中共刻意蠱惑操弄,敵我的界限逐漸混淆,在同文同種的先天因素下,國人同胞的心理防線不自覺已然鬆懈;由於現代的國防,已經不是單一的軍事事務,它的領域由軍事延伸到政治、經濟、心理、外交、科技、環保和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,必須依賴全民支持及參與,才能有所作為,所以國防部基於國防事務主管機關的立場,積極推動全民國防的宣導教育,期能凝聚國人榮辱一體、休戚與共的愛國信念,以確保國家暨國人的永續發展。

一、落實全民防衛,厚植國防力量

(一)瑞士為鏡:全民國防的首要效益是「寓兵於民」,以世界聞名的中立國「瑞士」來說,由於採取「兵民合一、寓兵於民」的全民國防政策,組織了堅實的自衛武力,因此自19世紀以來,歐洲發生的數次大戰,其周圍的強鄰都不敢對它輕啟戰端,而使人民免受戰火的荼毒;瑞士的役男退伍時,個人的武器帶回家中納入民兵組織,民防體系也在全國普遍建構防禦工事,此外,15歲以上未入伍的青年都要納入防衛編組接受軍訓;這種全民國防所形成的堅強戰力,深值我們借鏡。

(二)以色列為師:其次,全民國防有助於以寡擊眾的戰略需要,以色列「全國皆兵」的政策一向令人津津樂道,當初1948年他在眾多阿拉伯國家環伺下建國,以6千名軍士陣亡的代價,抵擋來自埃及、敘利亞、約旦、伊拉克和黎巴嫩等五國聯軍無情的攻擊,奠定了立國基礎;以色列同我國一樣地小人少,他不但以「兵民合一」的策略來廣儲兵員,更建立了高效率的動員制度,因此能彙集全國的力量,形成強固的戰鬥體,扭轉了領土小、國力和軍力都較敵人弱的劣勢,每每以寡擊眾,屢敗強敵。

(三)建立自衛武力確保國家安全:我們檢視中華民族歷代衰亡的原因,始終環繞在「酖於逸樂」、「短視近利」的自食惡果,歷史殷鑑不遠,先人胼手胝足好不容易創造的經濟繁榮與和諧社會,是因為他們不曾忘卻戰火中的流離失所;而今,中共自2005年起將聯合軍演地點自福建移往浙江及廣東內陸地區實施,並於大鑊島仿建軍事機場,積極模擬攻臺行動,說明了看似風平浪靜的臺海局勢,其實戰爭可能一觸即發,我們必須瞭解,惟有達成全民國防的共識,建構優質的自衛國防武力,才能確保國家安全。

二、認清中共統戰策略,提升全民憂患意識

(一)中共統戰手段多元:隨著臺海兩岸交流互動的日趨頻繁,中共極盡所能藉由各種機會對我進行統戰手段,就從2005年的農產品銷大陸、開放臺商融資,以至於日前炒作的「貓熊過臺灣」等議題來看,完全充斥著扮演兩岸關係仲裁者和執法者的老大心態,根本無視於我政府主權與全民尊嚴,不斷利用「以商圍政」、「以民逼官」的分化舊調,製造政府與民間的隔閡與對立;另一方面,中共國防預算年年以兩位數字增長,大量發展高科技武器及積極推動軍隊現代化,其遠程精準戰力的形成,已經讓臺灣腹背受敵,更嚴重影響亞太區域安全穩定,甚至於公然制定「反分裂國家法」,悍然強調以非和平手段解決臺灣問題,這都是全體國人同胞必須嚴肅面對的警訊,殊值我們正視與省思。

(二)國人勿心存僥倖:綜觀兩岸目前的歧見,完全在於中共「一國兩制」的主張以及始終不放棄以武力犯臺;美國、日本近期公佈的「中國軍力報告」都明確指出,中共軍力的發展顯然超出合理的防衛需求,臺灣面對如此立即而明顯的威脅,絕對不能心存任何僥倖幻想,如何積極強化臺灣自我防衛能力,有效因應臺灣軍力平衡,逐步向中共傾斜,已經是攸關國家安危與臺灣和平的重大課題,未來中共將繼續在國際上壓縮我們的活動空間,對我政治上的打壓與武力的恫嚇是不可能放鬆的,我國人必須支持國防武力的強化,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,秉持「毋恃敵之不來,恃吾有以待之」的警覺心和責任感,不能將國家安全寄望於敵人的惺惺作態。

(三)認清敵我意識:孟子曾云: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。」大家必須體認,國防安全不只是國家的政務,也是全民必須承擔的責任。國防政策必須以百分之百的安全為目標,不容打一絲一毫的折扣,惟有建構一個現代化、科技化的防衛武力,彰顯全民維護臺灣和平穩定的決心,才能抵擋敵人任何軍事冒進行動;特別是當下中共企圖藉「反分裂國家法」與強化「對臺軍事鬥爭」以改變兩岸現狀,我們必須致力強化軍備,才能有效嚇阻中共的進犯意圖,惟有全民認清敵我意識,深體建軍備戰是保障臺海和平與國家安全的必要投資,支持全民國防與建構可恃戰力,國家安全才有保障,國人與後代子孫才有希望與和平。 

三、強化動員整備,建構安全體系

(一)全民參與國防:全民國防需植基於全民團結的共識,使全國百姓體認到中共始終是我們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來源,在臺灣不分軍民老少,都是禍福與共、利益共生的生命共同體,全民才會關心國防、支持國防、參與國防;這樣一來,中共所要面對的就是精誠團結的23百萬軍民,也就不得不有所顧忌了;而全民防衛動員是運用全國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等各種力量,來保障國家安全,因此,全民防衛動員就是全民國防的具體實踐。

(二)全民國防教育法有待落實:「國防法」是推動全民國防的重要法源,而動員準備所依據的「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」在9011月頒行後,依該法授權訂定的「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施行細則」等16個子法,亦由行政院相關部會於91年底前全部完成;現代化的國家,國防已經不再是軍人的專利,而是全方位、全民參與、總體防衛與民眾信賴的國防,當前我國強化全民國防的要務及目標,是「全民國防教育法」的推展與落實,其不僅攸關全民國防實施成敗,更關乎國家生存與發展,因此任何和國防安全有關的事務,在決策過程中,必定是透明化和公開化,藉著媒體的討論和國會議員在民主殿堂上的詢答,使國防政策的深度和廣度,同時能夠滿足國防安全的需要和符合民意的要求。

(三)平戰一體的完備動員體系:全民防衛是政府本著綜合性安全的概念,在遭受武力侵犯、天然災難或恐怖攻擊時,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,以及持續提供作戰支援,所展現的綜合國力和運用國家整體資源的相關作為。為建立脈絡一貫、平戰一體的完備動員體系,「行政院動員會報」指導組織運作,發揮全民總力,儲備動員能量,支持防衛作戰和災害防救;近年來,國防部準此政策,也積極推動軍隊國家化、文人領軍、國防一元化、專業分工與組織再造的工作,匯聚國家總體資源,籌建先進武器裝備,研發關鍵核心技術,發展國防科技自主,將國防事務和社會脈動緊密結合,本著戰備和經建同步發展的原則,締造雙贏局面。

四、結語

        臺澎防衛作戰具有「同島一命」的特質,戰爭一旦發生,就沒有前方和後方的分別,因此必須建立全民團結的憂患意識,運用軍民一體的力量,共同來保衛我們的家園,「全民國防」絕對不是口號,它是國家總體戰力的綜合展現,更是我國國防建設與軍事戰略的指導理念,而全民國防的實踐,並非一蹴可幾,必須持續性、一貫性的實施;當前全民國防工作的推展,雖已略具成效,但仍有許多不足之處,有賴全民的關注、參與和支持,才能使全民國防的工作臻於完善;我們應該體認國防安全不再只是軍人的責任,更是每一位國民共同的責任,落實全民國防教育,是維護國家安全的起步,也是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基礎;期盼全民國防理念透過教育作為,深植在每一位國人心中,讓全民國防共識理念向下紮根,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,為我國國防安全建立新的里程碑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全民國防
    全站熱搜

    idansn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